欢迎来到湖南中科弘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公司新闻
首页 >>> 公司新闻 >>> 关于赭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,这里有详细解析

关于赭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,这里有详细解析

  赭曲霉毒素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。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和稀碳酸氢钠溶液。微溶于水。其苯溶剂化物熔点94~96℃,二甲苯中结晶熔点169℃。有光学活性[α]D-118°。其紫外吸收光谱随pH值和溶剂极性不同而有别,在乙醇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13nm和332nm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。赭曲霉毒素是由多种生长在粮食、花生、蔬菜(豆类)等农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。动物摄入了霉变的饲料后,这种毒素也可能出现在猪和母鸡等的肉中。赭曲霉毒素主要侵害动物肝脏与肾脏。这种毒素主要是引起肾脏损伤,大量的毒素也可能引起动物的肠黏膜炎症和坏死。还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它的致畸作用。
 
  Hamilton等(1982)初次报道了大规模的火鸡赭曲霉毒素中毒症,此后在美国、加拿大及欧洲各国的家禽和猪场也有报道。赭曲霉毒素(ochratoxins)是由多种曲霉和青霉菌产生的一类化合物,依其发现顺序分别称为OTA、OTB和OTC。
 
  理化性质:
  OTA最早是由VanderMerwe等(1965)从赭曲霉菌(Aspergillusochraccus)(据Marquardt和Frohlich,1992,报道该菌现在称为A.alutaceus)培养物中提纯得到的。魏润蕴等(1981)和孙惠兰等(1989)也分别从粮食和配合饲料中提出OTA纯品。分析表明OTA由7-羧-5-氯-8-羟-3,4-二氢-R-C10H8O2和L-β-苯丙氨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,分子式:C20H18CINO6,分子量403。
  OTB是OTA的脱氯衍生物,OTC是OTA的乙基酯。OTA为无色晶体,溶于有机溶剂和稀碳酸氢钠溶液,微溶于水。在紫外线照射下OTA和OTB分别呈绿色和蓝色荧光,最大吸收峰分别为333nm和318nm。

版权所有 湖南中科弘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